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电影午夜巴黎观后感(精选多篇)

时间:2024-02-06 03:16:26
电影午夜巴黎观后感(精选多篇)[本文共8129字]

第一篇:电影午夜巴黎观后感

电影午夜巴黎观后感

一直以来,我都向往着自己能生活在一个大师云集的时代和空间里。比如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法国巴黎和三十年代的中国上海。当然也只是想想而已,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高晓松的节目中知道了一部名叫《午夜巴黎》的电影,讲述了有着怀旧情结的主人公从现实世界乘坐一辆破旧的老爷车穿越到二十年代的法国巴黎,并在那里与心目中的大师一一相遇。这不正是我所向往的事情么。

利用周日闲暇的时光,我在网上看完了这部电影。不得不说,这是一部特别适合文艺小资们独自品味的电影,甚至可以说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文艺片。开篇将近三分钟的“巴黎风景秀”一度让我误以为自己点错了地址,搜到了一部同名的巴黎旅游宣传片。在一个接一个如幻灯片般的镜头里,雄伟的埃菲尔铁塔、浪漫的巴黎左岸咖啡屋、美艳的香榭丽舍大街、迤逦的塞纳河风光,在黎明里、细雨中、黄昏后,萦绕着轻柔悠扬的爵士乐,让人心醉神迷。在这几分钟的时间里,导演甚至不忍附上一行字幕,生怕破坏了画面的美感。

电影的开篇一下子就唤醒了我对巴黎的所有回忆,多年前我曾漫步在同样的画面里,还坐在香榭丽舍大街的长条木凳上书写自己初到巴黎时的所见所感。时至今日将近十年了,十年前,我还是一个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现在已是一家企业报的文艺版编辑。回首往事,不胜唏嘘,自那以后,我就再没有去过巴黎,也没有去过法国。

言归正传,还是来说说这部影片。该片的主人公是一个好莱坞的年轻编剧,收入不菲,可心中一直存着一个文学梦,希望能写出一部名垂青史的伟大作品,成为和他心目中那些大师们一样的大人物。于是,他暂别了美国好莱坞日进斗金的编剧生活,带着未婚妻来到文艺气息浓厚的法国巴黎寻找创作灵感。主人公的未婚妻是一个非常现实的女人,完全无法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只是现实中的未婚夫妻而非精神上的心灵伴侣。由于世界观的不同,两人经常发生有意或无意的口角,在一次不欢而散后主人公流落在巴黎的街头,由于语言不通而找不到回去的路,一直到午夜十二点依然没有找到居住的酒店。这时一辆破旧的老爷车突然出现在他的眼前……

主人公乘坐这辆老爷车穿越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法国巴黎,在塞纳河左岸夜色笼罩的咖啡屋中与他心目中的大师一一相遇,与海明威探讨人生的真谛,和菲茨杰拉德畅谈小说的艺术,甚至和毕加索的情妇谈了一场浪漫的恋爱。在影片中这些已经名垂青史的大师们在他面前都表现得极为友善,几乎有问必答,有求必应,不仅和他交流文学和艺术,还对他正在创作的一部小说给予了不俗的评价。这怎能不让这位穿越时空的文艺粉丝心花怒放呢?可一到了白天主人公还是要回到现实世界之中,这就有点像灰姑娘和南瓜车的故事了。就这样,几乎每到午夜时分主人公都会在相同的地方等待那辆老爷车的到来。随着回到过去次数的增多,主人公感觉过去也并不是像他最初认为的那样美好,当历史上的大师成为了天天可见的朋友,他们身上的偶像光芒也开始渐渐消逝。童话大王郑渊洁曾经说过:没有距离就没有崇拜。这句话用在这位主人公身上真是再恰当不过。恰恰就是主人公所崇拜的这些偶像们却不认为他们生活在一个“美好时代”中,他们心中向往的是更古老的“黄金时代”,也就是欧洲文艺复兴的时代。可见无论生活在哪个时代,都不会认为自己的时代是最好的,也许得到就不懂得珍惜,那一夜,主人公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哪个时代都会有它的优点和缺点,过去虽然人性淳朴,大师辈出,却没有现代这样发达的科技;现代虽然科技发达,却把一切都快餐化而失去了生活原有的味道。

主人公最终还是选择回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个时代中,从哪里来,回哪里去。该片导演也许就是将自己的一个梦拍成了一部电影。午夜十二点不正是人们要睡觉的时候吗?梦醒了,一切还是要回归现实。其实每个人心中都隐藏着一个属于自己的“美好时代”,无论是过去,未来还是现在。只是有的已经找到,有的还在寻找。可谁又能说自己所处的时代不会被后人称为“美好时代”呢?

第二篇:影评《午夜巴黎》

评《夜巴黎》

《夜巴黎》是由知名好莱坞导演伍迪·艾伦拍摄的影片,讲的是一家美国人因为公务和生意的原因去巴黎旅行,其中有一对已经订婚的青年情侣。在巴黎的清晨和白天,情侣的爱意愈发地浓厚,他们恨不得马上就举行婚礼。浪漫之都巴黎的“催情”作用不可小觑。不同时间的巴黎,有着不同的“个性”:巴黎早上很漂亮,下午充满魅力,夜晚让人心醉;而午夜之后的巴黎则具有魔力,它既浪漫又神秘;既让人神往又叫人心情起伏。年轻的男子似乎受到了某种情绪的“蛊惑”屡屡于午夜做出一些“出格”的举动。在经历了种种与过去的生活差异巨大的新鲜体验之后,他开始思考“究竟什么才是更好的生活”。在爱上了巴黎以及巴黎的生活之后,他不禁开始幻想和憧憬起自己的未来,只是他和未婚妻的爱情,还能回到从前么? 通过主人公的经历,让我们去思考自己的人生,我们的人生又是怎么样的。巴黎的美好,让我们体会生活的多彩,但是巴黎的梦幻,也让我们思考生活的现实。

先介绍这部电影的导演——伍迪·艾伦,原名艾伦·斯图尔特·科尼斯本,1935年12月1日生于纽约布鲁克林一个贫穷的犹太家庭。伍迪在本地的米德伍德中学毕业,虽然也曾经在纽约大学和纽约市立学院读过几天书,但均被开除。15岁的时候,伍迪就开始写俏皮话,开始用伍迪·艾伦的名字给一些报纸的专栏作家投稿,据说还为鲍勃·霍普当过枪手,后来被这些专栏作者推荐担任专为广播电台写广告中的俏皮话。1969年,随着伍迪电影经验的日趋成熟,舞台剧的成功也侧面刺激了伍迪·艾伦的电影兴趣,电影商人们也纷纷对这个

满脑子精灵古怪想法的犹太小个子发出邀请,于是伍迪自导自演了一部《拿了钱就跑》,正式开始了电影之路。从很早以来,伍迪的作品就已经基本成型了,大惊大喜没有,小幽小默不断,他的作品早已培养出一批独特的观众群,他和这些老观众交流,就像是和邻里邻居楼上楼下的老朋友们聊聊天、打打牌、逗逗嘴,在日趋平静的生活中找点乐子。说平静,生活还挺平静,可人人都觉得自己活着够累:没老婆的要找老婆,有了老婆又不安生;没有孩子想要孩子,要了孩子也不踏实;没有名的想出名,还没出名就觉得累;没有钱想要钱,有了钱又不习惯;看着电影里面什么都好,可自己遇到的都是倒霉事,人生本来就是一出时时幕起、时时幕落、杂乱喧闹、无奈又无聊的喜剧大杂烩。这种独特的电影风格也导致他的电影适合的人群不是大众,是知识分子。说起这位鼎鼎大名的导演,影迷们大多只是用“天才”、“牛”,甚至“大师”来表达他们的尊敬,然后多半就缄口不言。对于一位美国犹太知识分子,我们显然还很难彻底了解他的思想脉络和文化背景,从而他的作品显露出的特质和优异之处,我们很多时候也只是感觉到,而恐怕也不能象艾伦在美国犹太知识分子圈内的那些忠实观众一样能够会心一笑。

作为“继卓别林后最杰出的喜剧天才”,伍迪·艾伦以其独有的喜剧才能在影坛上纵横数十年而长盛不衰,恐惧于不可避免的死亡、充斥着背叛的 ……此处隐藏4181个字……,吉尔能够见到海明威毕加索等人,阿德里安那又可以穿越回马克西姆酒吧,用古老的车子将故事带入一层又一层惊喜。而它也不露痕迹的,用浪漫主义的手法,逐渐让主人公和观众脱离浪漫主义的幻觉,直面现实,从而创造出更有意义的艺术作品。假若被虚无的浪漫主义蒙蔽了看清现实的双眼,捆绑了拥抱现实的双手,又如何能在现实中找到如同黄金时代一样的美好感受呢?

如果要说影片有什么不足之处,我认为主要有两点。保罗在故事中令人生厌的掉书袋行为,其实影片安排大量艺术大师出场与这个行为别无二致。如果不是字幕的介绍,普通观众大约只能认识这些大师中的三分之一,而吉尔代表导演,对这些大师如数家珍,这实在是中产阶级自我感觉良好的另一种体现,观众在一头雾水的情况下有种被艺术圈隔离的感觉。另外,这虽然是一部美丽吸引人又引人思考的影片,但实在算不上一部向城市致敬的影片,因为影片是以游客的身份看巴

黎,开篇的几十个空镜头仿佛明信片一般将巴黎的美景尽收眼底,主人公也向往漫步于塞纳河左岸,但是关于这个城市的精神内核,仿佛还隔了一层,毕竟如果只将巴黎视为浪漫而璀璨的宇宙焦点还是太表象了。我认为影片大概是你触及巴黎生活的预备阶段,真正的巴黎也许在吉尔定居巴黎之后才会慢慢体会更深。

无论如何,这是一部引人思考又带来感官上美感的影片。我将这部影片描述为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讲述一个放弃浪漫主义的故事。而细细思索下,浪漫主义是什么,村上春树说是向万事万物的存在状态的挑战,比如你不接受当下而追求黄金时代。但是一个艺术家的角色绝非向绝望低头,而是寻找对抗空虚存在的解药,吉尔最终回到现实,向已知的并不完美的现实挑战,其实难道不是另一种浪漫主义吗?

第五篇:影视欣赏 午夜巴黎

午夜巴黎

浪漫之都巴黎的“催情”作用不可小觑。不同时间的巴黎,有着不同的“个性”:巴黎早上很漂亮,下午充满魅力,夜晚让人心醉;而午夜之后的巴黎则具有魔力,它既浪漫又神秘;既让人神往又叫人心情起伏。而这部影片是一个浪漫的故事——美国人吉尔是一个作家,他和未婚妻及未来岳父母来到巴黎买结婚用的家具,没想到吉尔在午夜巴黎,遇到一辆载满法国人的汽车,他上了车后,在不同的派对中,认识了“海明威”、“毕加索”、“达利”??还认识了一位充满魅力的法国女人,随后他在2014年的现实19世纪的巴黎之间穿越和迷失。在经历了种种与过去的生活差异巨大的新鲜体验之后,他开始思考“究竟什么才是更好的生活”。在爱上了巴黎以及巴黎的生活之后,他不禁开始幻想和憧憬起自己的未来。

主旋律音乐:

在影片开始就有长达数分钟的“巴黎著名景点扫描”,在悠扬的萨克斯中,协和广场、凯旋门、卢浮宫、红磨坊、塞纳河等等巴黎著名景点被一一展现,还有巴黎的大街小巷,人来人往。起初音乐平缓悠扬,天空多云透射着缕缕金色的温暖的阳光,随后,音乐的节奏渐渐的变快,天空乌云密布,下起了稀稀疏疏的小雨,行人踌躇与焦虑,而巴黎的雨总是停得特别快,雨过天晴的巴黎又恢复了往日的容颜,音乐又一次回到了起点,悠扬和醉心,而此刻的音乐中流露出小雨留下的幸福的味道。的这段萨克斯音乐分为三个阶段,也同样呼应着整部影片的心情,宁静,悠闲,满足,幸福。

吉尔和妻子以及妻子的朋友格格不入,晚饭后独自散步,此时的背景音乐用了欢快而夹在这不安的欢快吉他小调,来表达主人公难以抒怀的孤独心情和对自己所向往的生活的欢快期待。影片中多次出现这段音乐,而且只出现在现实生活和穿越的过程中。在影片最后,现实生活中,吉尔和未婚妻发生了争执,关系破裂。这个吉他小调再次响起了。午夜的钟声再次响起的时候,吉尔选择留在这座浪漫之城,与“梦中情人”安卓安娜双宿双栖。

插曲小音乐:

在影片最初男主角吉尔和未婚妻关于是否定居在巴黎发生小分歧,最后他们选择避而不谈的方式解决,与此同时,埋下了裂痕的伏笔。同样的,音乐也在这方面进行了渲染。带着沉重音色演奏欢快曲调的小提琴中加入了吉他急促的音调,暗示了吉尔和未婚妻之间难以磨合的波澜。

伴随着午夜的钟声,一辆标致的老爷车载着吉尔在穿越到1920年左右的让 考特托的party上,party上演奏的是科尔 波特的《让我来做吧》,那个时代最具有代表的歌,同样也呼应着迷惑的吉尔的心情。在这个party上,吉尔认识了斯科特 菲茨杰拉德夫妇,在布利克托普的夜店里,约瑟芬 贝克《布利科蒂康嘉舞》,欢快而热情,洋溢着那个时代的热情幸福的一面。在酒吧中,吉尔接着认识了海明威,他最喜欢的作家。并相约一起见葛楚德 斯坦因,请她给自己的作品给予批评。

在现实生活中,吉尔陪着未婚妻及岳母逛集市的时候,偶尔听到了科尔波特的歌,同时也遇见了买唱片的女孩,和他有着同样思想和观念的人,科尔波特仿佛就是那个时代的代表,牵引着他们的相遇。

在菲茨吉拉德夫妇的party上用的背景音乐选择了热闹的舞曲,全力烘托当时人们兴奋的心情。

每次当吉尔和阿德里亚娜散步的时候,聊天的背景音乐选择了用手风琴缓慢的曲调,有着舒缓,甜美的恋爱感觉。

吉尔和阿尔德里亚娜再次穿越到1983年时候,在手风琴的音乐下相拥而舞,接着他们到了当时那个时代最具有代表性的红磨坊,欣赏了节奏鲜明的舞曲和激情的舞蹈。他们遇到了帕布罗,阿尔德里亚娜最喜欢的画家。也就在这个时候,他们的意见产生的分歧。阿尔德里亚娜想留在帕布罗的时代,因为那是她所怀念的美好时代,黄金时代。而吉尔认为海明威的时代才是正真的黄金时代。

影评:

影片快要拍摄完成的时候,戛纳电影节选择了这部《午夜巴黎》作为揭幕片。戛纳电影节蒂埃里主席说:《午夜巴黎》是伍迪·艾伦写“

给巴黎的一封奇妙的情书。他在这部电影里,更深层地探讨了法国和美国的关联、历史、艺术、生活、兴奋点以及人们在生活选择上的差异。迈克尔·辛说:“可以看出来艾伦很喜欢这个城市,而且和他的以纽约为背景的影片中把纽约当做底色和元素来使用不同,他把巴黎当做了一个演员--一个有生命、有个性的角色。故事的转折、变化等等都围绕着巴黎不同的侧面展开。可以说,巴黎才是影片不动声色的主

角。”法国第一夫人的参演无疑是影片《午夜巴黎》的最大看点,同时这部电影在拍摄时期就吸引了法国媒体的极大的关注。法国第一夫人卡拉·布吕尼在影片中扮演了罗丹博物馆的导游。

影片主题:

影片的故事最终还是以表现这座城市的浪漫为主题,而在他看来午夜则是这座城市最性感和浪漫的时刻。

导演介绍:

出生在1935年的伍迪·艾伦是一个高产的导演、作家和卓有成绩的双簧管演奏师。他被誉为是“继卓别林后最杰出的喜剧天才”。他的作品常常以纽约和曼哈顿为背景,以死亡、性、道德、家庭为主题,有着浓郁的纽约知识分子气。对白往往以机智、幽默、细腻、伤感和神经质为特色。他的所有电影几乎都有类似的风格:絮叨而有趣的对白、神经质而又内省的主角,反讽和批判的视角。美国人很喜欢他,因为他是知识分子。法国人也很喜欢他,因为他是法国人认可的在美国电影界的唯一的一位知识分子。

冷蔵庫のうちに車が8台もあります

《电影午夜巴黎观后感(精选多篇)[本文共8129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