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范文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三个步骤

时间:2024-02-07 20:29:21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三个步骤[本文共3796字]

[导语]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三个步骤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高三学生在开学之初就做好高考一轮复习的计划,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复习的进度。在掌握住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为了提高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三个步骤,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三个步骤

第一、按编年史顺序推进,理清知识框架和结构

我们都知道,新课改后的历史教科书呈现出一个独特的体例,按模块将历史分为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科技几个部分进行讲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知识点无法顺利衔接、时间顺序屡不清楚等问题。于是在第一轮的复习中,应该重新按照编年史顺序将历史的多个模块合而为一,以便使学生将脑海中的零散知识点串成一条线索。

高中阶段的历史主要学习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史三个大部分。中国古代史近年来出题都不难,考察内容也相对有限,因此可以说是三大部分里最简单的一个部分。对于这个部分的复习我们可以采用编年史和模块相结合的复习方法,即按照朝代顺序复习,复习时依旧分为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方面来走。由于学生早已学过这些知识,所以接受起来应该不难,重点是在复习阶段应该重点强调出这三个方面发展的变化趋势及各朝代政治制度或者经济政策之间的相互联系。比如皇权的不断加强以及相权的不断削弱,三省六部制随着各朝代的发展而慢慢形成的演变过程等等。

中国近现代史则成为学生相对困难的复习环节,因为这段历史时间短而事件多,考得非常细,时间点又必须记住,再加上中国近现代史相对枯燥,内容又很屈辱,学生往往不愿意学习。所以对这段历史的复习我们更应该强调知识脉络的梳理,将琐碎的时间点串成时间轴,特别强调出每个事件之间的联系,比如前一个事件的影响就是后一个事件的背景等。也可以把一些关键人物作为线索,如以孙中山为线索,探究与他相关的几个历史事件是如何发展的,以及该人物在这些事件中所发挥的作用和他在每个不同阶段的思想和行为变化。这样既可以使学生记清知识点又可以使学生对历史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在做材料分析题时也更容易有思路。

最让学生头痛的莫过于世界史部分,由于世界史要学习很多个国家的历史,学生大都搞不清时间的先后顺序,也很容易记混相关内容,因此这个部分的复习依旧要树立一个清晰的框架使学生一目了然。比如世界史可以分为世界上古史,即古希腊古罗马的内容;世界近现代史,也是学生最乱的内容;还有世界现代史,即以苏联为主题的社会主义发展进程和以国家关系格局为内容的时代新主题。上古史的内容很少,也很简单,只要抓住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和罗马法在不同阶段的适用范围就可以了。为了方便学生理解,这里应该更多强调古代希腊罗马的文明对近代西方政治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这样在后面学习近代西方史时,更容易让学生理解。

世界近代史的部分虽然国家众多,但英法美等西方各国,学生都比较熟悉,这个部分的复习一个是要搞清该国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和各国在平行空间里的先后顺序;另一个则是要做横向对比,将各国的特点放到一起比较,然后加以区分,同时还要注意其内在联系。

至于世界现代史部分,往年的考察力度都不太大,理解上也不需要有太多深度,只要记清史实即可。苏联的社会主义探索和中国现代史部分有很多相似之处,也可以对比复习,找到异曲同工之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至于二战后的世界格局也可以在复习新中国的外交政策时一起复习,把中国的发展和世界大趋势联系在一起,做到深入理解。

第二、研读考纲,弄清重点和考题方向

这个时候新一年的考纲还没有发布,但上一年的考纲和头几年的考纲进行对比的话,应该可以看出近几年来考察内容的大致方向。高考大纲虽然会有些许的调整,但是绝大多数内容都没有变化,年年必考的一定是重点,而2013年新增的考点自然也是要引起关注的内容。按照考纲来复习,可以使学生少走一些不必要的弯路,也可以更好地把握出题方向,更快的接受高考模拟。

第三、做好整理错题的工作,重点复习错题

这个阶段的复习主要是夯实基础,稳扎稳打,做到最基本的记清和记熟知识点。所以在平时的练习中也建议学生把错题收集起来。没有必要把每道题誊录下来,但至少应该把卷子和练习册上的错题保留和整理一下,同时要做错题分析。分析出每道题为什么错、是因为哪句话没看清楚或者哪个知识点没记牢固导致,而正确答案又为什么对,它的合理性在于什么。

如此逐一分析之后,学生便会对错题印象深刻,而不至于只对错误选项印象深刻,等到再遇到相同知识点时也就可以避免再次犯错了。多弄会一道错题,也就多掌握了一个甚至多个知识点,查漏补缺,也就可以做到了。

2021高考历史记忆力法

谐音记忆法:记忆历史知识的最佳办法

历史科目的知识繁杂细小,朝代更迭,人名地名国名众多,大事件无数,记忆起来相当困难,运用谐音记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我们用谐音就可以记成“一把揪死”,这样就化难为易,变死为活了,把枯燥的死记硬背变成幽默诙谐、轻松有趣的话语,活跃了思维,又记忆了知识。

时间串联法:按时间顺序串联历史知识

历史学科是一部以时间为主线的大事记。掌握了时间的走向,按照时间来记忆对应的事件和相关知识,就很容易掌握整个历史知识。主要有相关联时间记忆法、时间运算法以及时间推导记忆法。

如:中国近代史上,按照时间顺序,先后爆发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战争、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等,对应的时间分别是1840-1842年、1851-1864年、1856-1860年、1883-1885年、1894-1895年、1899-1900年、1911年等,记住了这些时间更替,学习效率就瞬间提高了90%。

相关联时间记忆

此方法需从横向、纵向两方面进行比较。历史上,有许多事件发生在同一年、同一月中,这样记住一个事件,就能够连带记住其他几个事件的时间。比较和区别记忆,必能提高记忆效率。

时间运算记忆

在记忆过程中,有时需要进行时间运算。具体有这样几种情况:

(1)计算时间长短。如:荷兰殖民者占据香港、台湾的时间是从1624-1662年,长达38年之久;新民主主义革命比旧民主主义革命短多少年?可以用列算式的方式推导:(1919-1840)-(1949-1919)=50年。

(2)比较距今时间远近。如:公元前594年与公元前459年,哪年距今比较近?

(3) 进行时间转换,不同纪年方法之间的转换。如:民国元年是1912年;甲午战争的“甲午”是公历1894年。

时间推导记忆

很多历史事件之间都具有内在的联系,如果你记住了一个历史事件,就可以推导出另一个历史事件的相关内容。如: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两年后发生了中国的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又过了两年,中国共产党成立。通过线索推导,就能将多个事件联系在一起记忆。

分类整合法:将知识点归类记忆

历史知识看似杂乱琐碎,但实质上是有内在联系的,有规律可寻的,同学们可以根据这些规律和联系进行归类整合,就能清晰记忆了。

看书的同时,简单地列知识点提纲

在分类看书的时候,可以边看边记录,列写提纲,以时间、原因、发展方向等多个角度为主线,去引导记忆。

整理历史专题,有计划地复习和记忆

同学们也可以整理出历史专题。如古代政治史、古代经济发展史、中国古代科技史、中国古代教育史等多个历史专题。整理完成后,再进行细化填充内容。这样肯定能把书本上的知识熟记于心。

网络构建法:构建框架,条理清晰记得牢

从宏观角度讲,整个高中历史可以分为世界近代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三大块。从微观角度讲,每个历史概念都有它固有结构。如:每一事件都有固定的背景、原因、经过、结果,性质、影响等。从多角度入手,建立框架,形成网络。

抓点:抓住每一个历史专题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分析骑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和发生变化的原因、对社会的影响等。

串线:找出各事件中的内在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线索。把这些事件的“点”串联在一起,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铺面:将某一时期内的全部历史事件组合到一起,构成一个整体的知识面。

如何短时高效提高历史成绩

潜心静气,夯实基础

“能力立意”虽已成为当今高考命题的主旋律,但我们只要分析一下近几年的高考文综试卷,就不难发现高考对学科“双基”的要求并没有削弱,而是进一步强化了,学科基础知识仍然是文科综合能力的根基。没有基础知识,能力的考查和培养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建议坚守教材阵地,既重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兼顾对边角知识的落实,由此展开知识迁移转换与发散性思维。

理解内涵,善于记忆

精读、巧记、理解内涵,是落实学科基础知识的主要途径。善用记忆方法就能事半功倍,如抓关键词的浓缩记忆法此外,常见的记忆方法还有:歌诀记忆法,形象记忆法,词头记忆法,谐音记忆法,图示记忆法,比较记忆法等等。

抓主干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形成认知规律

主干知识就是在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中最能反映发展趋势和本质特征的东西,它能够起到纲举目张和总揽全局的作用,集中反映了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进程。

同时要把握好主干专题的跨度与深度

例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跨度是指它形成、确立、巩固、强化、消亡的过程,深度是指用历史的、阶级分析的方法进行评价以及阐述它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分析它对古代、近代社会的影响。由此可见,跨度侧重于史实,深度侧重于对史实深层次剖析的能力和探求认知规律。

理论联系实际,关注时政热点焦点

文科综合的命题设计“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或现实、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热点试题设计体现了“现实问题历史联系”、“隐性考查学科知识”的特点,充分凸显出历史试题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历史学科的社会功用,要求考生用历史知识来透视和解决现实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复习中应尝试以某一个社会问题为主题,用历史思维展开综合阐述,有意识地训练思维的整体与逻辑性,并适当地用政治、地理学科知识,提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提升综合解题能力

近年来各地的试题,以教材知识为依托,背景新,现实感强,解决问题的方法灵活,做到了“题在书外,理在书内”。因此我们在复习时要注意对教材知识融会贯通,注重联系,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知识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提高调动和运用知识中的识记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在试题训练中,我们要精做各地高考试题和各地统考试题,强化对高考四种能力的针对性训练,通过训练总结出应对各种能力的方法和规律。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三个步骤范文。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三个步骤[本文共3796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