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着,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在学校,学生除了学习书本和知识以外,主要是向老师、班主任学习,因此班主任的思想品德,作风性格,人生价值观等对学生道德品质的行成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好的班集体是班主任精心培育,模范影响下形成的。班主任不仅是学生的良师也是学生的益友。
一、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在人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慧的化身,道德的典范,而班主任更是被学校选中的优秀教师,他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还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因此班主任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广泛的兴趣、多方面的才能;还有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心理品质。在当今社会中,知识不断更新,科技高速发展,要使自己博学多才,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必须具有“学而不厌”的精神才能使班主任的知识不断更新,技能不断精进,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同时班主任的知识学问,品行人格,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内容,也是学生直接学习的榜样,班主任在学习工作中处处以身作则,用自己的模范行为为学生做表率,可以形成巨大的教育力量,“其身正,不令而行”,如果只重言教,不身体力行,就会变成空的说教,使学生感到言而无信,苍白无力,失去教育的力量。
二、教会学生做人
学生大多有“向师型”和“模仿型”的心理特点,而鉴别能力有限,班主任和学生朝夕相处,其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班主任时时刻刻都要以高雅的举止,高尚的人格,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用自己的模范行为让学生学习,教会学生怎么做人,使他们那里成为品学兼优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人才。
三、关心、爱护、尊重学生
没有真诚的爱,就难以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首先,班主任要走出爱的误区,对学生的关爱应该是有明确的目的,有正确的是非标准,那种“打是疼,骂是爱”的陈旧观念,“宁给好心,不给好脸”的做法是和现代教育相悖的,要把爱的种子洒向全班每一位同学,无论成绩好坏,家境贫富,性格差异,都有被教师爱的权利,都应沐浴到爱的甘露。那种对成绩好的,家境好的学生,就百般恩宠迁就,反之则冷漠歧视的做法是极其错误的,是对学生人格和身心的严重摧残。其次,班主任的爱要稳固和持久,应像春天般“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而不是夏天的风和雨,来的快,去的快,反复无常,喜、怒、哀、乐是人人都应有的正常情绪,但对学生的爱惜、关怀,不能因为自己的情绪而变化而影响,高兴时对学生关怀备至,宠爱有加,情绪低落时,就不给好脸色,训斥、羞辱、体罚学生,使学生无所适从,从而也使教育前功尽弃。第三,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错误缺点在所难免,因为他们的缺点错误,在学校受到老师的批评,学生的歧视和嘲笑,在家也要受到父母的训斥和打骂,因此疑惧心理,对立情绪比较重,班主任要纠正他们的错误和缺点,只有真诚的关心,爱护,尊重他们,“心灵的创伤只能用心来温暖,来医治,精神的污染,只有用精神的甘露来洗涤”,对学生的缺点错误不应只是指责他们,班主任应该循循善诱,走入学生的心田,触动学生的心灵,帮助他们找出产生错误的根源,同时对他们的优点给予表扬,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通过班主任教育,同学的帮助,班集体力量的感染,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缺点错误,并愉快的改正,达到“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的目的。
四、建立明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民主平等时代的呼声音响彻我们的校园,民主首先表现在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上,要尊重学生的爱好,尊重学生的选择,班主任再从正面引导他们选择文明健康的活动爱好,使其终身受益。其次,要学会“蹲下来和学生说话”,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教师不应高高在上,而应该和学生融为一体,成为学生知心朋友,在学习上,班主任应该用诲人不倦的精神,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当好严师,学生在生活中遇到困难,身体产生疾病时,班主任应该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当好慈母,为学生排忧解难。总之,通过班主任将父母的慈爱与严厉,教师的要求和希望去疼爱,去教育学生以真挚的情感赢得学生的爱戴和尊敬。
在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博学的知识和精湛的教学艺术树立起“良师”形象,在生活中成为学生的“益友”,赢得了学生的尊敬、理解、信任,所带的班级学风浓,班风正,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学生整体成绩较好,道德品行优,真挚的情感,殚精竭虑的教育,也赢得了家长的尊重,陶行知先生说:“捧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也正是有了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班主任才能教出一个个好学生,带出一个个好班级。